梦幻天堂·龙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1-22] [中国][剧情][圆明园.The Old Summer Palace][DVD-RMVB/380M][中文字幕]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2万

积分

霸王龙·贵宾

[龙网BT种子转帖中心]

Rank: 18Rank: 18

积分
229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  名 圆明园
◎片  名 The Old Summer Palace
◎年  代 2006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剧情/历史/纪录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简体中文字幕
◎IMDB评分  N/A
◎IMDB链接  N/A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368
◎文件大小 379MB
◎片  长 94mins
◎导  演 金铁木

     
◎简  介 


       几个清朝的皇帝,因为游牧出身的秉性,也因为人性的原始需要,雇佣了最大数量的工匠,花费了最大规模的金钱,建造了一个地球上最大的私家宅院。但是,这个豪华的宅院最终却毁于一场战争……圆明园,万园之园,东方的博物馆,独一无二的人间仙境。一个家族的欢乐和痛苦;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一个民族的荣耀和耻辱,所有这一切,都浓缩、铭刻在圆明园上。圆明园的建设标志着大清盛世的到来,它的毁灭昭示着一个帝国不可逆转的败落,文明的玄机和历史的诅咒尽在其中……


幕后制作

“还原”清朝皇帝

  圆明园隐藏了太多清廷的秘密,纪录片就从四个皇帝的故事讲起。四个皇帝的扮演者全部按照当年皇帝的画像挑选,力求形神皆备,片子更着力于还原皇帝们在圆明园的生活。金铁木自信地说: “这是影视剧里第一次真正还原这些清朝皇帝。”

  《圆明园》讲述的第一个皇帝是康熙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 ( 即后来的雍正帝)的花园,1707 年建园之初,康熙就曾亲临圆明园游玩。但康熙留给圆明园的更多是一个老人的背影。《圆明园》从朗世宁的视角去讲述康熙, 一个雄风不在、无能为力的康熙大帝, 他在圆明园里走着,孤独、惶恐。

  雍正是最重头的人物。本片着力于强调雍正是最为勤勉的一个清朝皇帝,大量宫廷密档显示,雍正平均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一年最多在生日和祭祀时候休息两天。雍正之死,始终是一个被层层浓雾覆盖的历史谜团。官书上对雍正之死的记载非常简单,所以其死因也引来许多猜测,有传说是被吕四娘刺杀的,还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金铁木介绍说, 雍正的死是片中最令人争议的一个情节, 纪录片的设定是,雍正沉溺丹药,死于丹药中毒。

  乾隆帝,在位长达六十年,他在圆明园内出生和成长。即位之后, 乾隆继续将圆明园视为最主要的帝王宫苑。在他长久的皇帝任内,非常热衷于扩充它的规模。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乾隆新建了长春园, 在东南并入了绮春园。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 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金铁木说,乾隆绝不是《还珠格格》里那个风流成性、慈眉善目的皇阿玛,他自大狂妄、刚愎自用,为人重奢靡,好大喜功。乾隆留给嘉庆的已不再是什么盛世, 而是一个矛盾丛集、问题成堆的正急剧走向没落的衰败王朝。历经嘉庆、道光, 圆明园里的最后一个皇帝咸丰最终只能仓皇出逃,将圆明园留给了一把大火。    


纪录片的新尝试

  该片以精美绝伦的创作手法,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圆明园,以及潜藏在它背后的人物和历史的沧桑巨变。《圆明园》是我国第一部史诗风格的数字纪录片,在三维技术手法和影象效果上创造了纪录片史上的数个第一。

  影片全长约90分钟,既科学严谨的展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又对历史的兴衰演变作了生动的故事化叙述。是一部具有很强的科学品质和史诗风格的纪录电影。

  《圆明园》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三维仿真电影动画技术,在影片中累计运用达35分钟,并且第一次在科教电影中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真实的展现了一个超乎于人们想象的圆明园。影片采用了当下比较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从而创造了非常独特的影象效果,保证了本片一流的制作水准。为了使影片方便国际国内影视媒体、广大观众收看,该片首次制作了数字电影和传统电影的两种版本。

  《圆明园》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在纪录片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该片历经五年策划制作,薛继军厂长亲自担任监制策划、总导演,金铁木担当导演、编剧,邀请国内纪录片界具有一流专业素质的摄影、灯光、音乐制作、动画制作等创作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精英团队。精心的设计和优秀的团队使整部影片成为一场视听的盛宴。

导演金铁木的“创作手记”

  得到“任务”后,金铁木心情非常郁闷,因为不管怎么拍都是部纪录片,很难在电影院上映。后来他去了一趟圆明园,传说中的皇家园林已经变成了石头堆,这些东西顶多只能拍2分钟。“说实话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了,真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既能说明问题又要吸引观众。中国每年有200多部故事片,只有20-30部能进电影院,所以想让纪录片挤进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近3个月的深入了解,我好不容易想出了好主意,把画家郎世宁加进去,引出故事的前后,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我也总算熬出来了。”

  金铁木回忆起拍摄最艰苦的日子:“去年元旦的时候我们要拍摄八里桥之战,50多位群众演员赶了30多里夜路,清晨才抵达拍摄现场,一个个浑身是汗,连马背都被浸透了。拍摄的时候先后有3个人从高速奔跑的马背上摔了下来,其他人依旧不受影响,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两个小时,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万众瞩目《圆明园》

    《圆明园》大规模地使用了电脑仿真动画技术,将一个瑰丽辉煌的圆明园重新带到观众面前。

    《圆明园》制作了大量实景拍摄和电脑动画合成的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大清帝王家族隐秘的生活。

    《圆明园》全片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影像世界。

    《圆明园》既不同于故事片,也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史诗电影。

    《圆明园》是中国屈辱历史的爱国教材,更是中华璀璨文化的爱国教育蓝本。


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的第一部

  司徒兆敦:《圆明园》应该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过程的一个开始,同时体现了开始阶段的一部分成果。导演的定位是把《圆明园》当作像故事片一样的纪录片和像纪录片一样的故事片。金铁木写了这么一段,非常有意思。

  这个片子真正的价值,首先体现为纪录片的文献价值。比如像雨果、郎世宁、传教士,这些话都不是瞎编的,从这个角度讲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对历史对艺术负责的精神。《圆明园》刷新了某些电影模式,我主张叫它史诗电影。

纪录片的力量

  胡智锋:如果我们把一些商业性的电影故事片叫做娱乐大片,我们不妨把《圆明园》叫纪录大片。其实它就是个大片概念,只是非娱乐性的。第一气派大;第二视角大,它不是狭隘的人人民义视角,而是非常庞大的人类视角,它还有一点史诗性的追求,我不敢说它已经是史诗性,这个视角非常大;三个制作大。所以大气派、大视角、大制作就有了整体的一种气质。
   
花絮

·通常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不会用演员扮演历史人物,但本片为了增强可看性,找来几位与历史人物“形似”的演员。金铁木说:“这几个皇帝都有画像,我们就根据画像找演员,一要长得像二要气质像。”在片中,这些人物也仅仅是作为“符号”出现,他们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都是有历史记载的。金铁木说。“不能让他们有过多的表演成分,不然观众会觉得他们不是皇帝了。”

·本片“康熙”的扮演者是科教电影制片厂退休的老员工,他说“他们看我长的像皇帝,就把我抓来演了。”

·片中,除了一位扮演太监的演员是专职演员外,其他的全都是照着史料上的照片在茫茫的人群中寻找到群众,而他们自然真诚的表达显然打动了所有的人。

·扮演麦吉牧师和扮演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总指挥英国额尔金爵士的两位外国人在看过了自己参与的《圆明园》后都很动情,显然,他们深深地沉浸在了那段历史当中。

·片中很多场面设计都来源于历史资料的启发,摄制组通过考察200多年前宫廷画师的画作,模拟真实皇家生活再现拍摄,在展现雍正视察圆明园的一段,摄制组特地找来了一只与当年雍正所拥有的极其相近的猎犬棂缇,各种惟妙惟肖的设计使影片情节更显得生动鲜活。

·影片中涉及到多场马戏和战争场面,为了展现清朝入关的杀气霸气,需要有几百匹马和演员来配合。在坝上和天漠拍摄期间,正值严冬,为了保证演员们的生命安全,摄制组专门安排了两辆汽车用于紧急救护,以防有演员在骑马奔跑过程中落马摔伤。

 
附截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梦幻天堂·龙网

GMT+8, 2024-6-14 22:07 , Processed in 0.28296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